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,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!
有一次,我們在瑞士旅行,看到一個帶著孩子的家庭,孩子吃著最喜愛的食物——意大利面,吃到滿臉都是西紅柿,連耳朵上都沾到了,媽媽還是讓孩子自己吃,不打擾他享受美食。要是東方媽媽看到孩子一臉都是意大利面,大概早看不下去了吧,一定會一邊擦一邊說:“怎么吃成這樣臟兮兮的?”甚至有的媽媽會干脆說:“我來喂你好了!”
但他們竟然可以怡然自得地、忍耐到讓孩子把東西吃完,讓我十分佩服。
還有一次,在奧地利的公園里,一歲多的小K搖搖晃晃地看著旁邊的孩子在沙坑里玩耍,小K一開始跑過去,在一旁看著他們玩,沒多久竟然自行加入他們的行列!外國孩子玩沙,是玩到全身都在沙坑里打滾的那一種,而且沙里面還加水一起和,小K對于這種玩法很好奇,因此也跟著玩了一身都是沙。
那一次的旅行無意中加入外國小孩的行列后,小K也愛上玩沙,而且常搞得一身都是沙,放學回家前,還得先進行“吐沙”儀式,把全身的沙子倒完了才能進家門。
這在臺灣地區媽媽眼中都是不可思議的事。問我怎么有辦法縱容孩子搞成這么臟。因為,我不愿意為了大人的方便,而犧牲掉孩子和食物培養孩子透過玩沙正探索著身體和認識世界。
感情的機會,甚至為了迫使孩子好好吃飯,破壞了愉快的用餐氣氛;我不希望為了圖個干凈,就剝奪孩子在沙坑里探索身體、認識世界的機會。
我把訓練孩子自理、盡情玩樂,當成一種習慣,帶著小K到世界各地。
我喜歡自由自在,所以我也不要我的孩子太受拘束,所以我對小K唯一的要求,就是要可以自律,并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,只要他辦得到,我就愿意放手。就像我只會問小K牙刷了沒,不會每次都檢查有沒有刷干凈,只會告訴他:“蛀牙了去看醫生,痛的可是你自己。”
不愿意早早上床,我還是一大早就把他叫起床,睡不飽是他自找的;旅行時,我會讓他自己檢查自己的玩具和書本,東西掉在旅館,我們也無法再回頭去找,因為媽媽無法永遠在背后為他收拾殘局。
唯一受不了我自己的地方,就是罵人會一罵不可收拾,在家、去旅行,沒有任何一個地方例外。因為我不打小孩,如果小K做錯事還死不承認,惹毛了我,我就會開始罵人。
有一次旅行途中,因為小K惹毛了我,我就一路在火車上罵了很久,把旅行的好心情破壞殆盡,還引來車上外國人的側目。在德國念書時,小K對一個媽媽說話態度十分不禮貌,被我從學校一路講到家里。后來我認真反省了一下,為什么我會想要罵人?真的沒辦法學德國人,先忍住怒氣,好好地講嗎?
有時候是我想要給小K空間,認為一說他就應該懂,可是往往事與愿違。因為我缺乏過人的耐性,所以當一個口令沒有一個動作的時候,就會忍不住抓狂起來,因此小K都說我是愛罵人的媽媽,這也許是耐性不足的問題吧。隨著小K越來越大,我也盡量努力去改變這罵人罵很久的習慣。
瑞典童話作家林格倫說:“孩童的確需要管教和指導,但是如果處處都被管教和指導,就不大可能學會自制力。”
我也漸漸體悟到,媽媽如果可以盡量保持幽默和好心情,帶孩子看到的世界會更大、更寬廣。孩子也能在被規范的框框中,走出自己,走得更好。
旅行和旅居的日子里,我從歐洲人對待孩子的態度中體會到,孩子的生活習慣與品格,是要父母耐心、適切的提醒與陪伴才能養成的。父母的態度,決定了孩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習慣。
當孩子想要為自己負責的時候,我們就該給他機會,錯過了時機,將來矯正就得花更大的力氣與更多的時間了。
我們一直等著孩子長高長大,可以摒棄沉重的大行李箱,三個人背起背包一起去旅行。
現在,我們家終于有三個大背包,是為了我們三個人出去走走時所做的準備。
小K十歲,但是旅行的經驗,已經累積到可以算是一個小小資深旅人了。以他的年紀,旅行過的國家,著實不少,從在瑞士的觀光船上換尿布的那一刻起,至今已經走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,從襁褓中的嬰兒,到現在可以背著行囊和我們去健行、騎車和到處旅行,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磨煉,也從這些旅程中,除了觀光,學到了很多平日在生活中沒辦法體會到的經驗。
下一篇:一家人為啥易患一種病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出發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