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(wǎng) , 一個專業(yè)的育兒知識學習網(wǎng)站!
另外,你可以把寶寶喜歡的玩具作為故事的主角。出于對玩具的熟悉和偏愛,寶寶更能接受故事中你對他的批評和意見。
填充故事
對于寶寶非常熟悉的故事,你不妨在講到最有趣或最驚險的地方停下來,要求他把這個情節(jié)講完。比如:“哎呀,小豬就要被大灰狼抓住了。那它有沒有被大灰狼吃掉呢?后來又發(fā)生了哪些事?”用這種提問的方式,讓他參與到講故事的過程中,他不僅能獲得許多樂趣與挑戰(zhàn),還可以提高記憶力和表達力。
接龍故事
接龍故事其實就是“你一句,我一句”地講故事,要靠你和寶寶共同完成,有一定的難度,對年齡稍大的寶寶更適合。比如:媽媽:“從前有一只虎媽媽,生了6只小老虎。”寶寶:“小老虎個個都很可愛。”媽媽:“有一天,虎媽媽帶著小老虎們?nèi)フ页缘摹!薄?/p>
這就好像在玩一場游戲,不必計較情節(jié)是否合情合理,是否合乎邏輯,而是鼓勵寶寶大膽想象,勇敢表達想法,增添親子生活的樂趣。同時,你也能從他的表述中了解他的喜好和情緒變化。
怎樣講好睡前故事
繪聲繪色
給寶寶講故事,需要語言生動,表情豐富,讓他有如臨其境、如見其人、如聞其聲的感覺,這樣的故事對寶寶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增強了,能激發(fā)寶寶去感知、聯(lián)想和想象。
給小寶寶講故事,如果能輔以一些手勢和小動作演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,效果就更棒了!比如,講到小白兔,你把兩手放在頭的兩側(cè),展示小白兔的兩只長耳朵,小白兔活潑可愛的形象一下子就活靈活現(xiàn)了;而講到山羊爺爺時,一個慢條斯理地撫弄胡須的動作,就能讓他感受到山羊爺爺沉穩(wěn)平和的神態(tài)。
有意重復
寶寶學會講一個故事,要經(jīng)過聆聽、理解,記憶、復述四個階段。當他重復聽講同一個故事時,能在重復啟動的故事形象中產(chǎn)生愉快感,增加興趣并檢驗自己的記憶和實現(xiàn)自己的期望。因此,寶寶對他喜歡的故事總是百聽不厭。對2—3歲的寶寶,不妨選擇十幾個故事反復給他講,也可以讓他跟著你一起講,讓他反復模仿,加深記憶。時間長了,聽熟了,理解了,他就記住了,慢慢地就能自己講了。
配合圖畫
大多數(shù)童話故事都是圖文并茂的,顏色鮮艷,形象生動的圖畫,極易吸引寶寶的注意。寶寶在聽故事的時候不單是用耳朵聽,還在用眼睛看圖畫,用腦子想圖畫的意思。你如能根據(jù)畫面,與他邊看邊講,效果會更好,還可以調(diào)動寶寶的多種感覺器官同時活動。
耐心啟發(fā)
講故事要有耐心,要穿插著向?qū)殞毺岢鰡l(fā)性的問題,答對了及時表揚,答不對或答不出就耐心解答,下一次講故事的時候再讓他答一次。
問題的難度伴隨著寶寶的成長循序漸進。一開始,問題可以簡單些,如“兔寶寶在猴子阿姨家吃了什么”之類,調(diào)動寶寶思維,讓他養(yǎng)成邊聽故事邊思考的好習慣。然后讓他嘗試填充故事,續(xù)編故事,接龍故事,培養(yǎng)他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。
把握時間
講故事,一般十幾分鐘就夠了,因為寶寶每天玩的內(nèi)容不能太單一,一個內(nèi)容也不能持續(xù)時間太長,否則他就沒興趣了,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,甚至產(chǎn)生排斥心理。所以,剛開始講故事時,每次只講3~5分鐘,再逐漸增加到十幾分鐘。
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:蕩秋千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你會給孩子講故事嗎?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快搜